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
协会活动协会活动

日本地震5周年18万人流离失所

   来源: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布时间:2016-03-14     分享: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3·11”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灾难迎来5周年。目前,日本全国各地仍有约18万人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

    11日当天下午将举行日本政府主办的追悼仪式,日本全国各地也将举行悼念活动,为在可以称之为千载一遇的大地震中丧生的人们祈福。

    据海啸重灾区日本岩手、宫城、福岛三县介绍,截至3月10日,灾后疏散生活中的身体状况恶化等原因造成的“震灾间接死亡”人数增至3410人。包括遇难和失踪者在内的震灾牺牲人数达21865人。

    日本“3·11”大地震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大海啸袭击了太平洋沿岸的大范围地区,许多市区和村落遭受毁灭性打击。据日本警视厅介绍,遇难和失踪人数分别达15894人和2561人。

    在日本地震灾区,目前新街区和设施正在不断完工。但另一方面,在该国岩手县大槌町的中心地带等地区,土地的堆高作业仍在持续,人烟稀少。

    在过去5年时光后,日本灾区的重建日趋出现差异,越来越需要符合各地区情况的“精准”支援措施。

    重建进展缓慢的福岛县的核电站周边地区也不例外。在被发出避难指示的区域中,已解除指示的地区仅为2成不到。在2017年3月之前,去污工作将取得进展,在很多地区,居民有望重返家园。

    但是,地震过去5年后被认为人们仍难以重返家园的“重返困难区域”中,去污作业甚至尚未开始。在全部地区进行去污,让所有人重返家园是理想状态,但目前来看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在地震中受灾的很多地方,政府至今仍面临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无法重返家园的灾民”问题。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在避难地已经找到工作、因容易生病而难以开始新的生活等。

    整个灾区在3月底之前,灾害公营住宅的6成、高处宅地的45%将完工。住宅重建仍在进行,但重返居民减少,结果公营住宅的空置情况开始突出。

    日本政府将在2016年开始的5年里计划投入6.5万亿日元,致力于灾后重建的全面完成。在事业规模过大的地区,灵活调整计划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方面,这是好不容易建立的新街区。着眼于人口进一步减少的将来,作为从地区内外广泛吸引人才的基地,或许需要灵活运用的思维。

    日媒还指出,受灾地区的产业复苏也进展缓慢。虽然越来越多的工厂选在内陆建设,但多数当地企业的销售额仍未恢复到震灾前的水平。受灾地区要想自食其力,除了复兴特区制度等政府援助对策之外,自身努力也必不可少。

    比如招揽访日游客。虽然日本给人的印象是适合观光娱乐,但也有很多人希望认真学习其历史及灾害方面的知识,以便在今后学有所用。如果有计划地保存在海啸和核电站事故中受损的设施,并开设学习设施等,预计今后也会成为观光亮点。

    这就是所谓的“黑色旅游”,将人类社会经历的悲剧及过往的记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些设施或许会引起灾民痛苦的回忆,但是这也是警示未来的重要遗产。

    日媒还指出,日本如今最该做的就是防止灾害记忆淡化。要在防备大灾害再次侵袭日本列岛的同时,完成灾区复兴工作。希望不要忘记这个沉重的日子。

相关新闻

    今日,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在使馆官微上发布信息称:“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五年。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对于在地震后贵国及贵国人民给予的巨大援助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真诚期待能有哪怕多一位中国朋友看到东北地区真实的样子,让日中两国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原标题:日本大地震5周年 18万人仍流离失所(组图))

 

摘自《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