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2017年中国•国际第15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 2017年中国•国际第15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

会长贺词

我们在创建医学救援事业的历史洪流之中 ——40年灾害风云,15届急救论坛, 国内外践行探索    |    来源: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布时间:2019-05-25     分享:

我们在创建医学救援事业的历史洪流之中

——40年灾害风云,15届急救论坛, 国内外践行探索

<p text-indent:2em;"=""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right: 15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8px;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如果把圣经《创世纪》中描述诺亚方舟的情景,倾盆而下的滔天洪水淹,没了大地和山岭,人和动物来不及躲避,葬身于一片汪洋……同样也在圣经中记载了,口对口吹气的复苏技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灾害与人类同行,急救应时而生。

近代,1853年欧洲克里米亚战争,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组织战地救护,1859年亨利•杜南在救护中引入了传统的思想和伦理概念并引伸到法学哲理范畴;现代,在1960年彼得•沙法将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挤压术创建了在现场抢救呼吸心跳救命的技术(CPR), 1976年又创建了现代灾害急救协会(WADEM),同样,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现代社会人类应对灾害开展医学救护的理念与科技已基本成熟,也就是说,从1976年到今天的40年间,我们医学界的同道们,在医学直面灾害,救护伤病人的征途上,在创建着一项伟业,本着人道精神和应用现代科技的医学救援。

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虽然当今全球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灾害,自然的、技术的、人为的,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几十年间又处在经济和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期,明媚的阳光下阴霾不时笼罩,有时甚至挥之不去。天灾人祸使经济受损、环境破坏,更是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也正是在这种态势下,我们是消极应付,传统作为,还是另辟蹊径?

我们一批思想开拓,奋发进取的先行者们,在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理念的指导下,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信息化高科技这个得天独厚的时代里,在人类固有的美德人道关爱氛围里,直面灾害挑战,在开创一项伟业——医学救援。

“医学救援”内涵丰富,外延无限。它是人文的,科学的,现代的,传统的。它涉及众多领域,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学,工程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几乎无所不及。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的,这个名词的诞生,得到了从事卫生事业高层管理工作者的理解与认同。“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行业,一项事业,如果名不符实,必然会影响事业的健康发展,难以生机勃勃。医学救援事业的正名和发展,更是得益以我国一批献身事业、科学践行的专家团队的精英们,和随之而来涌现出的中青年的学者和社会志愿者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已成历史,我们要面对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用科学智慧、身体力行在乱石飞云余震不断的现场抢救、运输伤员,在透水矿井旁日以继夜地坚守着搜寻矿工,我们的“提灯男士”在黑暗中寻找生命亮点不离不弃救护生命。

我们的同行们,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日里,世界各国不再封闭,交流沟通,互相学习是大趋势。医院不应再设围墙,医生们和医学要冲出医院围墙,走出医院、走上社会、走到社区、走进家庭、走入现场。这是时代的必然,是现实的必须,我们要促使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社会发展的同步,确切地说要溶入我们的生息。因为人类既享受阳光的恩泽,也面对灾害的肆虐。这就是“医学救援”,从广义而言,专业的和志愿者,组成了这个新的庞大的群体。

现在,“医学救援”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行业。在1976年WADEM成立之后,欧美的院外急救(prehospitl,out of hospital medicine)主要是急救助理医生(paramedic)、急救技士(EMT),发挥了主体作用,而中国则由传统的医生、护士组成的院外急救队伍,在医术上显然优于欧美的EMS体系中的技术力量,但在技术层面上也呈现出缺角,即现场救援安全评估和保护功能等知识技能的空白,为此,在2003年“非典”后,我们创立了现代、中国、国际、救援、医学为关键词的协会,以及每年一届的学术论坛。这个理念和动议,很快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支持,得到了国家卫生部长的认同。论坛的含义是现代,是信息,是交流,是讨论,是批判,是科学的回顾与创新,是文化的传承与升华。论坛创立后,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肯定。论坛的鲜明特点是对当年国内外灾害历史的回眸,并着眼于明天。对未来的设计,彰显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如2006年的第四届论坛正值唐山地震30周年,论坛的主题是“为了明天的纪念”,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包括得到该领域美国EMS主要领导人等的参会与好评。

在此随着论坛年复一年举行,影响日益扩大,创建的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国际救援队)在国内外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随后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建立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他们都是定义的现代医学救援事业的理论与践行的体现,救援医学学科的内涵与建设的实操。

2013~2014年全球医学救援的理论与实践,凝聚同行专家心血并视为当代全球的该领域的学术精典获国家出版基金援助项目的近500万字的《中国灾害救援医学》,在荒凉的医学救援处女地上绽放了美丽的花朵,灾害医学救援学术之花在科技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现在已蔚然成林的《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发表着我们老中青专家的学术成果。我们推举了在这块救援土壤上辛勤耕耘的杰出代表,一举成功进入中国最高学术荣誉殿堂的工程院,我们现在又带领一批报效国家、矢志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献身的中青年专家团队的协会青年科学家工作委员会,以及为构建中国的立体医学救援事业奋斗空中急救团队在跃跃一试,正待展翅飞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今天我们相聚在杭州,正是钱江大潮那翻天巨浪波澜壮阔场景的中秋时节,且看钱塘江潮气势磅礴,十五届论坛专家雄姿勃发,不畏自然界雨雪风霜地动山摇,国内外急救精英承前启后,事业、学术,柳暗花明又是艳阳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