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8日
会员快讯会员快讯

近期《中华英才》(第18期)专访了我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浩教授

   来源: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布时间:2012-09-24     分享:

李宗浩:“生命不该终止,必将重现辉煌”

    作为中国急救、灾害医学的开拓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急救医学专著 ——《现代急救医学》,《现代救援医学》;作为中国现代医学“大救援”理念的传播者,他几十年奔走呼号、身体力行,推动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急救中心;作为献身于医学事业的急救医生,他以巨大的热忱创作了一系列深受读者好评的科普读物。他说,所有救援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人的生命”。

 文/中华英才记者 齐殿斌
    
    “生命不该终止,必将重现辉煌!——是我情之所至、发自肺腑的自然流露,也是我从事救死扶伤事业的鞭策。”——这是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教授在他的《生命在自己手中——一个急救医生的笔记》一书封面上写下的一段话。
    这位为中国医学救援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的医学急救专家,对“灾”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灾”这个字本身就代表一种对生命、财富的危害,去掉了宝盖头(财富)是一个“火”字,“火”再去两点,就是“人”。所有救援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无疑是一项最崇高的事业。经中国科协推荐,8月末的一天,记者在武警总医院办公楼内的“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采访了刚刚成功组织“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的李宗浩。
    记者面前的李宗浩,虽然因多日的奔波而略显疲惫,但依然笑容可掬,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热情健谈。提起自己从事的医学救援事业,不仅侃侃而谈,充满了激情。这让记者颇为感动,并产生了一见如故的感觉。
 

青春梦想:生命不该因救护不当而凋零或残缺

 
    上世纪50年代末,李宗浩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就到北京急救站当了一名急救医生。当时,急救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这让年轻而有抱负的他感到困惑。
    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安全要有三种人来保障:一是警察;二是消防员;三是急救医生。他把急救医生比喻为“马路大夫”。他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急救必将会成为一种公众不可缺少的需求。他立志要把急救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去不懈追求。
    当时的北京急救站(“北京急救中心”的前身)只有一部电话、几辆破旧的救护车和30个左右工作人员。面对简陋的条件,李宗浩充满忧虑:北京这么大一个城市,一个小急救站怎么能满足市民的急救需要?更何况以后城市还会发展。建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中心,这是北京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李宗浩的理想。然而,当时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急救医生的他,想要凭个人的力量在北京建一座现代化的急救中心,谈何容易!
    正在他苦苦追寻的时候,1976年惊心动魄的唐山特大地震,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
    那年7月28日,年轻的李宗浩在急救站里值夜班……28日凌晨,他感到值班室在强烈的晃动,屋外传来阵阵惊慌的叫声,地震了!人们纷纷向外逃去!但是,他却一直坚守在电话机旁,因为他知道,这是全北京唯一一部急救电话,作为值班人员,他不能离开电话。很快,这部急救电话就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
    之后,李宗浩被指派到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救援小组,主要做捡伤分类的工作。在这里,给他冲击最大的就是哪些截瘫病人,有些是由于救援方式不当造成的二次伤害。在写《第一目击者》一书时,他专门辟出一章写“唐山大地震”。“在写这章时,我的眼泪常常止不住地夺眶而出”,他说,最伤心的还不仅仅是看到死亡多少人,而是看到那么多本不该成为高位截瘫的患者那绝望的眼神……“如果当时现场急救处理、转运得当,他们本可以如你我一样与家人在一起健康幸福生活的”!
    唐山大地震中那一幕幕在救援过程中永远留下的遗憾,不仅让李宗浩感到痛心疾首,而且让他产生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和动力:不仅要在北京建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中心,而且一定要向公众普及救援知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体系!
 

执着坚持:“急救中心”不能建成“急救医院”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1982年,意大利向中国提供一笔1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国家外经贸部负责与之就一系列合作项目进行商谈。李宗浩趁机向北京市领导提出了建立北京急救中心的建议,被采纳后,他被选中负责这个项目的谈判。
    谈判中,李宗浩举了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例子,说明现在中国的急救事业正在起步,他说:“如果你们能帮助我们建立第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体系,你们的救护车疾驶于首都的街道,我想它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建一座医院……”。意大利的谈判代表听了眼睛一亮,竟主动把原本180万美元的项目资金增加到了800万美元,并由政府贷款变为赠款项目。
    次年,已担任北京急救站副站长的李宗浩带队赴欧考察,所见所闻,更坚定了他“在一个现代化的首都打造现代化急救体系的信念”。与此同时,他的“北京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也出炉了:在“中心”下设星罗棋布的急救站、点,于城郊四处形成一个急救网络体系,它应该是“通讯灵敏、指挥有效、抢救及时、技术先进”的……
    1988年春,筹备多年的北京急救中心终于建成开业。之前,他提出中国要建立统一急救电话号码的建议也得到落实,1986年由邮电部和卫生部确定为“120”。北京急救中心开业当天,这个对于广大市民很陌生的救命电话也同时启用,李宗浩的理想变为了现实。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心”并没有按照当初设计的轨道发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在了病房建设,“中心”越来越像座医院。
    李宗浩深知“急救医院”在全世界都没有成功的先例,为此,他执著地坚持“中心”要以院外急救为主。他提出,城市急救资源要共享,要合理分配。他说,“设想一下,偌大的北京城,孤零零一个急救中心,几十台救护车都放在急救中心,如果车辆的堵塞和路途的遥远,将湮灭多少分秒必争的生命希望”!尽管因此被人说成是“光想着自己出名、胳膊肘往外拐”,但并没有动摇他的信念。
 

植根理念:让公众参与的城市急救网络有效运转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宗浩来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做访问学者,在那里,他系统学习了现代急救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大救援”理念也由此根植于心。
    “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美国遇到的问题也会出现在中国:城市扩张,人口集中,高楼林立,管线密布,邻里间不相往来……一旦突发意外,传统急救模式根本无法应对!”李宗浩认为,现代救援一定是“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一定是“大网络、小中心;大院外、小院内;大科技、小机构”。
    在美国,李宗浩得到世界“急救之父”彼得·沙法教授的赏识成为他的门生。在休斯敦时,他曾被特批可以直接参与现场急救。
    在他数十年的急救生涯中曾留下诸多惊心动魄的闪光瞬间:曾代表素有欧洲“救命星辰”之称的德国航空救援总部,临危受命夜飞地中海西班牙小岛抢救一位88岁高龄猝死的老妇,成为这个航空救援总部成立15年来被授予荣誉会员的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名外籍人;曾参与抢救日本圣心女子大学“三国之旅”的车祸伤员,并成功指挥了来自北京、香港、法国、美国的急救医生跨越国界的空中联合转运,将全部伤员安全送回日本……
    多次的国外经历让李宗浩拥有了国际视野,也让他深深意识到,城市急救网络是否有效运转,也直接牵系着百姓的幸与不幸。他举例说,在美国,急救网络星罗棋布,餐厅、民航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CPR(心肺复苏技能)证书。
    他向记者讲述了在美国的一次亲历:一个中年男人在休斯敦的一家餐馆里突然倒下,现场“第一目击者”——服务员马上拨通急救电话,救护车4分钟赶到。在这4分钟里,服务员先为患者实施基础急救,后又冷静而准确地实施心肺复苏,为随后的成功抢救赢得了宝贵时机。
    “假如这个人是倒在中国的某个餐馆里,结果会怎样呢?美国西雅图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们不到1%。北京猝死病人中,88%发生在家中,等医生赶到已无力回天。”李宗浩说着有些激动,“是中国的急救网络搞得不好,是大众‘第一目击者’培训开展得不普遍,不规范!”
 

“上书”中央:推进城市现代化的急救体系建设

    
    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如果它发生在中国,会怎么样呢?”李宗浩给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写信,坦陈加快北京急救体制改革步伐之必要……
    2003年中国国内爆发的“非典”。“如果没有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体系,如何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开展救援?”带着深深的忧患,他又提笔给温家宝总理写信。
    “邮编是100000,地址是国务院,收信人是温家宝总理”,李宗浩说,他就这样把信投进家门口的邮筒里。
    两次“上书”都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明确批示。但中国急救体制改革依然是步履沉重。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放弃,利用一切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5年,李宗浩一直盼望的事情终于实现了,北京急救中心开始转型,关闭了急诊室和病房,将全部医疗力量转向院外急救。随着时间的推进,急救中心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的医疗救援指挥中心,75个急救网点和10个远郊急救分中心,数百辆急救车和一批技术精良、训练有素的专业急救人员,同时,还有红十字会的“999”急救中心,它们共同组成了北京市院外医疗救援保障体系。而国内其他城市的急救中心、急救站系统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
    2001年,中国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又名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筹建过程中,最初设想是由两部分人员组成,解放军工兵和地震专家,他当即提了两条建议,第一要增加一支医疗队,第二要让救援队中所有人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技能,后来这两条建议都被采纳了。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以后,曾先后多次参与国际人道救援。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救援队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当天晚上就投入了救援工作。队员们连续作战17天,救出幸存者49人,医治受伤人员,发放药品,给受灾地区进行了消毒防疫。
 

再逐心梦:矢志不渝寻找中国“空中救援”之旅

   
    如今,在北京急救中心的屋顶上,是一个空荡荡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修建急救中心的时候预留的停机坪。如果有了救援直升机,就可以开展空中救援了。
    其实,早在1983年,为筹建北京急救中心,李宗浩到联邦德国进行参观考察时,就对斯图加特的德国空中救援(DRF)总部的案例让眼前一亮。
    当时有一个空中急救任务是转送一名医院里脊柱骨折的病人,病人被固定在特制的担架上,由直升机运送到指定医院。这和在救护车里完全不一样,病人基本不会受到剧烈的颠簸震荡,伤病不会进一步加重。
    “仅仅是这二十几分钟的转运,不知可以挽救多少颅脑、脊柱等创伤病人。”在日常急救中,见惯了病人二次受伤的他深有感触地说。
    1986年,时任DRF执行总裁的柯赖尔来中国与李宗浩一起登上八达岭长城,他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来长城游览,这里距离市中心那么远,如果发生紧急救援事件怎么办?”
    “建立空中急救。”李宗浩与柯赖尔同时说出了答案。从此,李宗浩便开始为建立中国、北京的空中救援系统奔走于中德之间。
    1988年,DRF派出高级代表团访华,卫生部和北京市政府支持中德空中急救中心项目建立。双方除了打算在昌平建立医疗救护直升机场地以外,还选出杭州、常州、广州3个城市,形成中国空中救护网络的雏形,通过摸索经验再扩大规模。
    然而,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领导体制、组织架构不顺畅等原因,我国建立空中救援系统的事情被搁置。
    1992年,DRF执行总裁柯赖尔通过官方途径,给中国卫生部长、北京市长和李宗浩分别致信,表达对共建空中急救的诚意。然而此事还是难以推进。
    尽管历尽坎坷,李宗浩仍不放弃寻找他的“空中救援”梦,他办公室墙上有一张空中救援照片,正是关于他的又一次“寻梦之旅”。
    2008年,李宗浩再次登上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救护直升机。当直升机飞在犹他州上空的时候,他又一次体会到了直升机的独特作用。无论在山地还是峡谷,凡是救护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就是直升机的天下。
    “许多医院热衷于购置CT机、核磁共振仪器,但是至今没有一家医院会购买救援直升机。”提起中国的空中救援,李宗浩仍然不无忧虑:空中急救事关人命,一定要用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来引领,否则不仅有可能造成重复与浪费,更可能危害到被救者的生命。
 

十年一剑:搭建起应急医学救援国际交流平台

 
    8月中旬,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际SOS组织的医学救援领域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据悉,“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始于2003年10月的“国际减灾日”,是在非典过后由李宗浩联合一批急救、灾害领域的医学专家发起成立的。该论坛致力于建设发展医学救援事业,传播现代急救观念。
    李宗浩说,“论坛”为防灾救灾尤其在卫生应急医学救援领域里搭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现代医学救援学术发展相接轨的交流平台。
    整整十届论坛,李宗浩每届都为论坛提出一个主题。在首届2003年论坛的主席致词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在创立一项伟业——建设发展现代救援医学事业”,以此为主线延伸至今。第二届论坛提出的“共创全球救援一体化”在第三届论坛得到实践,因为2005年初印度洋海啸席卷东南亚十几国,我国救援队远涉重洋开展国际救援。第四届在唐山举行,时值唐山大地震30周年,论坛提出了“为了昨天的纪念”的理念,“如果请,纪念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真正的纪念,更应该是为了明天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五届论坛研讨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2011年这个灾害多事之秋的年代,我国汶川、玉树地震,王家岭矿难,国外海地、日本地震等,论坛研讨了医学救援实践和能力提升,不时地折射出科学、人文的闪亮光点。李宗浩认为,年复一年的论坛更目标明确、与时俱进,学术团队和医学救援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是一个学习型的协会,更经得起清贫、耐得住寂寞。他在今年第十届论坛致词中说到,“十年论坛、百年伟业,莘莘学子,创建学科。”
    “不要再让那些得不到急救的人们,付出的是以生命、鲜血的代价了!”——这是李宗浩写在《生命在自己手中——一个急救医生的笔记》一书封底上的一段话。几十年为救援事业辛劳奔波,他无怨无悔;几十年急救之路艰难曲折,他坚定执著。因为他坚信:“生命不该终止,必将重现辉煌!”
  
 
 
对话李宗浩:
 
记者:您的人生的理想是什么?
李宗浩:把事业融入人生,将才华奉献社会,使人生最充实最壮丽。
记者:您的人生格言(或“座右铭”)是什么?
李宗浩:人生苦短不虚度年华,学习创造生命更美丽。
记者:您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李宗浩:从不间断地思维,义无反顾地前进。
记者:您的为人之道是什么?
李宗浩:以诚待人,用心做事。
记者:您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李宗浩:把不该终止的生命挽回使他重现辉煌。
记者:您最想做成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宗浩:创建我国空中医学救援事业。
记者:您最想对后来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李宗浩:为人有德有才,经得起清贫耐得住寂寞去实现理想。
 
 
 

李宗浩

 
浙江湖州南浔人,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急救、复苏、灾害医学事业。现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学会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总编辑,徐州医学院救援医学研究所所长,武警医学院、武警总医院、海军总医院首席专家,美国心脏协会(AHA)首位中国顾问,卫生部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医学救援专家组组长。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被联邦德国授予空中救援总部荣誉会员。著作有《现代急救医学》、《现代救援医学》、《冠心病的急救与监护》以及《生命在自己手中——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第一目击者》、《紧急救护》、《急救ABC》、《瓦尔登湖畔的沉思》等学术、科普、文学作品。
 
 
本文原载于《中华英才》第18期 总534期 2012.09.16
 
 
 
 

 

心肺复苏创始人彼得沙法(中)和李宗浩教授(右)金辉主任(左)在美国达拉斯国际急救指南定稿会上,2000年2月

 

李宗浩(左)、休斯顿市长(中)、美国急救协会主席(右) 1992年,美国

 

1992年在美国盐湖城上空,空中医学救援

 

1988年德国驻华大使授予李宗浩教授德国空中救援总部(DRF)荣誉证书

 

1988年德国驻华大使授予李宗浩教授德国空中救援总部(DRF)荣誉证书

 

李宗浩教授指导香港市民现场抢救工作

 

2005年1月在雅加达与印尼卫生部官员交谈讨论印度洋海啸救援

 

2006年7月李宗浩教授与夫人金辉主任共同创办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王家岭矿难中,李宗浩教授对首批升井第一个获救矿工孟小兵(左)进行查房

 

2010年在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护现场李宗浩(中)